贾银松:要推动稀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
近日,在稀土行业规划宣贯会和整顿稀土秩序动员会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、稀土办主任贾银松解读了近期发布的《稀土行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
贾银松指出,“十三五”将以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为主线,以《中国制造2025》国家战略发展实施为契机,重点围绕与稀土产业关联度高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十大重点领域,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的高端应用,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,推进稀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贾银松说:“我们稀土行业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‘低端过剩,高端不足’。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向中高端迈进。”
“十三五”,要充分发挥稀土功能材料的战略价值和支撑作用
谈到稀土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,贾银松认为,总体上,我国稀土行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。他说:“‘十三五’时期是我国稀土行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。从应用需求看,可持续发展战略、《中国制造2025》等为稀土行业发展创造了新空间,稀土功能材料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,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可进一步大幅增加,稀土产品应用量的增长将带动稀土行业保持中高速发展。”
“十三五”期间稀土行业主要的发展方向,是业内人士重点关注的话题。对此,贾银松介绍,基于我国稀土行业现状、面临形势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,《规划》明确,在保护稀土战略资源,继续压缩过剩冶炼分离产能的前提下,重点发展稀土高端功能材料及器件,着力拓展稀土功能材料的中高端应用,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,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,发挥好稀土在改造传统产业、发展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中的战略价值和支撑作用。
围绕6大重点任务建设6大重点工程
《规划》对“十三五”稀土行业发展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,对于这六大任务,贾银松逐一进行了分析。
一是强化资源和生态保护,促进可持续发展。合理调控稀土开采、生产总量,保障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;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,建立绿色开发机制;健全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的稀土产品储备体系;加强中重稀土开采、生产、流通等环节监控,坚决打击稀土开采、生产、流通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。
二是支持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,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。瞄准《中国制造2025》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战略需求,完善创新体系,建设稀土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,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建设,打破海外知识产权壁垒,支持稀土功能材料机理研究和基因库建设,引领未来稀土功能新材料及绿色制备关键技术。
三是推动集约化和高端化发展,调整优化结构。继续实施大集团战略、实现稀土矿山开采、冶炼分离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集约化生产;促进稀土材料高值利用,提升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保障能力,培育稀土在工业机器人、高档数控机床、轨道交通、海洋工程等重点领域的应用。
四是加快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,构建循环经济。提高企业环保水平,降低能耗物耗;加强尾矿、伴生资源综合利用,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;加快智能化改造,建设数字化矿山和智能工厂;拓展镧铈钇等高丰度元素在工业节能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,发展铽镝减量和镨钕替代技术,开发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。
五是推动利用境外资源,加强国际合作。支持稀土企业走出去,合作开发境外资源及产品深加工;鼓励企业与境外新材料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合作,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;促进中国稀土标准走出去,实现稀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。
六是打造新价值链,实现互利共赢。建立新的价值链,扩大稀土在节能、环保和家电等下游领域应用,实现上下游利益共享、协同发展;开展军民两用稀土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,推动稀土新材料领域军民资源共享。
围绕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,《规划》还提出了稀土公共服务和创新平台建设、稀土基础研究、稀土高值利用、稀土绿色升级改造、稀土行业两化深度融合、稀土绿色应用这6大重点工程。
对于如何推动落实这6大重点工程,贾银松说:“‘十三五’期间,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、地方政府、行业协会、重点企业等多种渠道,进一步细化各项工程内容,将任务分解落实到重点地区、重点企业,全方位推动落实。我们已要求有关省(区、市)工业主管部门、重点企业提出未来5年重点发展方向和项目,建立了项目库,汇总了约400个项目,总投资近400亿元,将利用各种资金渠道,选择一批产业化基础好、市场前景广阔、能规模化发展的项目集中支持。”